良承分享 | 想做好一名实习律师,需要有哪些准备?
发布时间:2020.11.06 作者:良承律所

在如今的律师行业中,00后开始崭露头角,90后正在乘风破浪,80后显然正当其时,70后也在披荆斩棘,60后还在发挥余热。行业的新陈代谢如此,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

 

对于刚踏足律所的实习律师而言,如何做好一名实习律师呢?毕竟法考的知识和律师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是有所不同的。今天就来说一下,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,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?


相信很多刚走出校门准备入行的实习律师在参加律所面试时,经常会被问起一个问题:今年考了哪些地方的公务员。因为对于大多数律所而言,队伍的稳定性很重要。习惯于去法检两院挖墙脚,而不喜欢被法检两院摘桃子,这是大部分律所的态度。这是因为法检两院经费充足、人才济济,流失几个法官检察官,不会造成太大影响。而律所团队则相对稳定,个体的出走,则会影响很多的业务环节。
一个心猿意马的人是做不好律师的,他永远无法全身心的沉淀到事业中来,他永远都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勇气。
热爱,永远是律师团队取得建树的源动力,只有在律师职业中感受到乐趣与尊严的人,才可能找到并保持职业的激情。


最优秀的律师一定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,他可以在法庭上滔滔不绝,各部门法融会贯通,游刃有余;他也可以在茶余饭后引经据典,谈笑风生;他还可以混迹于江湖各处,针砭时弊,矜奇炫博。年轻的实习律师,最缺的并不是经验,而是知识。经验可以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很快掌握,而知识储备不足、知识面过窄的瓶颈却很难短期突破。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相比,对知识结构上差异化需求是截然不同的,法官检察官满足于从法律视角解决现实问题,而法律服务市场要求律师立地书橱,且计谋百出。所以,实习律师前面三五年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,学知识、学技能、学经验、学做人……三五年后,要想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律师,做得最多的仍然是学习。

 

有多年执业经验的律师,在招实习生团队时,他们更倾向于985211的毕业生。因为从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,好学校的毕业生思维更加缜密,且活跃。同一个事实,可以从邢民等不同法律关系角度论证,提供多种解决问题思路,并且迅速形成书面材料。在当前法律服务卖方市场的形势下,客户需求是复合型的,发散思维的多元方案。这对获客及维系案源是极为重要的,不具备这个条件,就几乎无法抢占高端市场。作为一名年轻的实习律师,思维固化、僵化是相当危险的,意味着很可能在律师这条路上永远都做不大。


对于很多经验丰富的律师来说,大部分年轻的实习律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工作而言几乎是零贡献,即便是再三叮嘱,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返工。很可能指导老师自己一下就能完成的工作,为了教会实习律师反而要付出数倍的代价。这也是为什么实习律师普遍待遇不高的重要原因,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,法学院的背景仅仅只是一块入门砖。抵制诱惑、克服惰性是年轻律师面临的首要难题,一方面,在浮夸烦躁中坚守本性,脚踏实地,淬火成钢;另外一方面,朝乾夕惕,容不得一丝懈怠。实习律师需要掌握的何止是法律、法条、政治、金融、工程、生物、互联网、高科技等你在法学院没有涉及的领域都需要去深入钻研;绘图、制表、数据及案例的搜集与分析、综述等之前在法学院没有全面掌握的技巧都亟待巩固深化;接待、谈判、协商、主持等在法学院未充分锻炼的技能都需要尽快纯熟。


总的来说,优秀的实习律师一定要有韦编三绝的精神,绝不能把时间虚耗在追剧、游戏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。
数年以后,当你饱尝丰收喜悦之时,你一定会感激自己当年的孜孜不倦。
有的人,在实习期已经风生水起,案源滚滚;有的人,实习期已过,仍然对律师职业一知半解,甚至消沉绝望。根本区别在于态度。
总的来说,优秀的实习律师一定要有韦编三绝的精神,绝不能把时间虚耗在追剧、游戏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。